Skip to content

接受每個階段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憧憬著某些願景。

我們可能會想,將來我一定要成為像XX的人、從事某個工作、在某個比賽中獲勝等等。

於是,我們孜孜不倦地尋找、學習、實踐,

就算我們面臨著多少的訓練、辛酸,我們也在所不惜。

然而,現實的殘酷常常讓我們灰心喪志。

例如,我們總是被責罵,經常無法完成某些目標,或是希望破滅等等。

這些經歷似乎在告訴我們:

「我很沒用」、「我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做不到」、「我最終注定失敗」、「我又要挨罵了」…

就連我們自己,也無法忍受自己這種悲慘的境遇。

「No human ever became interesting by not failing.

The more you fail and recover and improve, the better you are as a person.

Ever meet someone who’s always had everything work out for them with zero struggle?

They usually have the depth of a puddle. Or they don’t exist.」

― Chris Hardwick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接受過去的挫折,甚至無法接受自身的軟弱,

只是我們與人交往、遭遇挫折的經驗太少,

我們沒有足夠心力去面對這種自己與理想不符的失落。

不過,如果我們花時間反思這些經歷,

我們可能會發現:有些標準我們需要提高,有些事情我們需要更加關注,

有些事情我們需要重新考慮,有些目標我們需要重新定向。

始終我們每日都在吸收新的知識。

不同時期的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可以不一樣。

每個時期的自己可以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和觀點。

當中我們可能忽略了甚麼,或者我們對某些事物的定義有所不同,

都能夠導致我們目前的處境。

成功不是人生的終點,失敗也不會讓我們立刻致命。

即使我們知道過去的行為有多麼令人髮指、多麼令人無法容忍,

我們也必須明白,這一切都過去了。

最重要的是從中汲取教訓。

就像讀書一樣,理論不只一種。

如果某些理論不再適用於目前的情況,

我們就需要探索新的學說。

只要我們理解每一次經歷背後發生的原因,並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我們就能順利渡過類似的關卡。

不要忘記,我們每個人都這樣跌跌撞撞地摸索自己的位置,

一步一步,開闢出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

對於那些能力遠超過我們的人而言,也是如此。

過去的失敗又算甚麼損失呢?

願我們能夠好好接受每一個階段的自己。

比起 Never give up,更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在這段得與失的旅程中,其實我們累積了很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rror: © WILCO 自肥企劃 WILCO Side Hustle. 保留一切權利。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