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目標和夢想的過程中,我們屢屢受挫。
尤其是當我們原本相信的東西被打破時,我們會感到無比的難受和失落。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己無法接受當前的現實,會抱怨某人或某件事,
認為自己所有的不順心都是別人的錯,
忽略了對方都有他們獨特的生活態度,忘記了我們自己都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When you complain, you make yourself a victim.
Leave the situation, change the situation, or accept it. All else is madness.」
— Eckhart Tolle
我們之所以對自己不稱心的一切都不滿意,
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太執著於自己的想法,
慣常以先入為主的眼光去看待某些人和事,
看不見事件背後可能隱藏著另一個真相。
就像我們普遍認為穿著得體的人個性就很好一樣,
但他們可能只是外表好看,內心卻很自卑。
以與伴侶相處為例。
對方沒有好好關心自己。
我們可能只看到對方對我們冷淡的一面,
卻看不出對方因為工作和家庭等事情分身不暇了。
再舉一個同級同事快速升職的例子。
某某對老闆有多奉承,甚至對我們自己和其他同事有多不友善。
我們可能只看到某某的缺點,
卻看不出某某真的對工作很投入,某某的應對工作的能力比我們還要大。
所以,很多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
對方可能也有自己的困難;對方處理事情的方式、需求和自己的不一樣;
又或者突然發生的事情等等都足以改變事情的走向。
我們盡其量就是要理解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然很尋找我們可以改進的領域,
在我們朝著我們的目標和夢想前進之前,
先改變自己,看清自己的假設,破除這些執著。
不如意的事件可能會迫使我們無法再按照以前的方式舒適地生活,
但它也卻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願我們都有足夠的勇氣打開新的認知,看見更多可能性,
走上更精彩的人生歷險。
當過去幫助我們變得更好的信念不再有效時,
我們要懂得辨識出來,然後作出調整,
否則就會成為我們的壓力來源,障礙我們接近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