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都在摸索自己該走哪條路。
於是,我們懷著好奇且戰戰兢兢的心情,逐一嘗試。
隨著家人、老師、同儕等的鼓勵和批評,以及過去的經歷為我們帶來的影響,
我們開始明白甚麼是我們該做的,甚麼是不該做的;
做甚麼事可以為我們帶來無比的獎勵,做甚麼事可以為我們帶來沉重的代價。
在這樣的體驗式教育下,
我們自然而然地覺得,做別人認為對的事情,好像更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
如是者,我們努力去做所謂「正確的事」。
至於那件事是不是我們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不是我們一定要肩負的責任,
還是做別人給自己的事情更重要。
我們從甚麼時候開始花時間和精力去滿足他人的需要,而自己的需求卻被一直忽略了?
從甚麼時候起,我們甚至對真正喜歡的人事物也失去了興趣,不再想為此奮鬥,不再想與之打交道?
「The very basic core of a man’s living spirit is his passion for adventure.
The joy of life comes from our encounters with new experiences,
and hence there is no greater joy than to have an endlessly changing horizon,
for each day to have a new and different sun.」
— Christopher McCandless
很多人到了某個時間點都會說,
「自己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追求自己的夢想是不切實際的」等等的話語。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或許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某樣東西。
我們只是知道實踐自己的抱負、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困難,覺得自己的夢想遙不可及,
所以我們不肯花時間去釐清自己的喜好,不想再花精力去面對自己真正喜歡的人事物。
每一個偉大的夢想都始於一個夢想家。
就像一些運動愛好者一樣,
即使他們最終沒有贏得任何獎牌、沒有實現最初的目標,或精疲力竭,
但這次經歷將為他們帶來新的意義,為他們的當下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熱情從來與成功或發達無關。
它只是一種生活態度,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它不僅限於成為 KOL,不僅限於追求任何我們感興趣的事情,
也不僅限於愛上我們喜歡的人。
只要我們有做某事的念頭或某樣東西從內心啟發我們,而且實際上對我們無毒,
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探討這個想法背後的獨創性和可行性。
以 SpaceX 的 Elon Musk 和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為例,
前者想要發射火箭並移民到火星;後者想透過他的「人文學苑」來弘揚人文精神。
雖然兩人的夢想性質不同,但他們都需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批評,
透過不斷的嘗試和努力不懈,他們才得以達到如今的規模,並繼續實現他們的夢想。
真正的熱情就是當我們覺得有某件事必須做時,
無論別人怎麼說,無論自己有多辛苦,我們都會全心全意地去做。
願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手上擁有的熱情,
全心投入、享受地做我們熱愛的事。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們充分發揮熱情的潛力所在。
只看我們願不願意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敢於冒險。
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把時間花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嗎?